
说说这次旅行
怀揣着对藏传佛教的敬仰,雪域大川的热爱,一直期盼有机会自驾进藏。
筹备中,深入研究了西藏及周边的地图,探索了各种路线和景点,计划从武汉出发,滇藏线入西藏,再从青藏线出藏。
日期安排是首要考虑的问题。要避开雨季,也要错过暑假出行的高峰,选择了9月初出发,提前几个月就规划好了行程,做好了攻略,可在出行前发现青藏线109国道那曲到格尔木段提质改造(时间2025年6月1日至2028年5月30),出藏的行程全部打乱。
因前几年走过317、318,所以这次想选一条不一样的路,思量权衡,准备改走唐蕃古道出藏,也就是214国道,是1300年前的进藏之路,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。那就让我们也行走在历史的脉络上,来一场文化和心灵的跋涉吧。
行前准备
临近出发的日子,心情莫名的有些紧张了。
直到定好了机票的那一瞬间,才确定了最后的行程和人员,总体方案没变,滇藏进,唐蕃古道出,只是从武汉到丽江选择了飞机,因为这条到云南的线路我们自驾走过,飞过去也节约了时间,直接机场拿车也方便。
提前一个月就已经开始在整理行囊,也反复查看修改攻略,那种"即将触碰灵魂净土"的兴奋,就像等待拆封的信笺。
每当看到"高原反应"词条时,都会不自觉地去检查药品清单,生怕漏了啥。

半个月前已经开始服用红景天,也停止了跑步运动,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,但至少能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。
沿途城镇的天气预报也早已添加,每天查看天气,衣服换了一批又一批,总怀疑自己是否带够保暖衣物,这种焦虑与期待形成了奇妙的共生。
边境证办好了,已经提前抢了玉龙雪山的大索道票,感觉一切应该准备就绪了!

有人说出发前的心情像雅鲁戴布江的漩涡,在期待与不安中形成独特的能量场。
也许西藏最神奇的礼物往往不在抵达时,而在出发前这段充满可能性的心理准备期吧!
交通
武汉直飞丽江,在一嗨租车平台租了一辆大众探岳2.0TSUV,,从丽江机场拿车,一路自驾进藏,然后返回武汉,行程22天,车行里程7230Km,油费3900元,一趟下来发现性价比超高。
行程
第一天9月13号(星期六) 武汉—丽江
【住宿】 BAXI|八喜云上雪山景CoffeeBar度假轻奢美宿(丽江日照金山店)
第二天9月14号(星期天) 丽江
【住宿】 BAXI|八喜云上雪山景CoffeeBar度假轻奢美宿(丽江日照金山店)
第三天:9月15号(星期一) 丽江-香格里拉
【住宿】香格里拉·乐之野·旅行治愈原生态秘境美宿(独克宗古城店)
第四天:9月16号(星期二)香格里拉-飞来寺
【住宿】德钦飞来寺相约梅里民宿
第五天:9月17号(星期三)飞来寺-如美
【住宿】芒康首赋大酒店
第六天:9月18号(星期四)如美-八宿
【住宿】八宿云蔓酒店(多拉神山店)
第七天:9月19号(星期五)八宿-波密
【住宿】波密嘉恒冰川主题酒店
第一天 9月13日 武汉✈丽江
机场
9:50的飞机,一大早老妹从鄂州叫车直接去机场,张先生护送小金的同时也捎带上了我。

在机场和老妹碰头,好久没坐飞机了,期待的同时还有点小紧张


飞机很准点,我们按时登机

到达丽江晴空万里

快降落时从舷窗中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

对于很多人来说,丽江是“诗和远方”的代名词,而我们是进藏的开始

起落架触地的那一瞬间,那种放松感已经开始弥漫

一嗨租车的门店就在机场的出口

旁边的广场上停了很多车,我们预定的提车时间是2点,早到了

小等了一会

整个提车的过程非常简单,检查一哈外观,确认油量,配云钥匙

车很宽敞,老妹和小金座后面很舒适,尹同志开车,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自驾之旅

每次远行,住宿必须是提前定好,当我们的车到停车场的时候,民宿老板已经开着电瓶车来接我们了。

BAXI|八喜云上雪山景CoffeeBar度假轻奢美宿(丽江日照金山店)

一个很不错的民宿,在丽江古城旁边

院子很美,干净明朗,墙角的三角梅开的正艳

小院还有洗衣房,健身房


可以上到楼顶

楼顶有观景台

望远镜可以看到雪山

因为在这要住两个晚上,办好入住,简单的收拾一下行李,我们就开车到束河古镇
束河古镇
驱车前行,不过数里,便可见一座石牌坊,上书“束河古镇”四字。下午人不多,我们到的时间点刚刚好。

穿过古镇大门,就是茶马迎宾广场。这一新建广场继承弘扬了古镇悠久的茶马历史文化

与大门背面草书横匾“一脉相承”呼应,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

迎面便是一条光溜溜的石板路,路两旁是店铺,卖些银器、扎染、普洱茶之类。

避开主街的喧嚣,我们沿着古镇的外围漫步前行

玉龙雪山上的雪水,经过地层的过滤,到此地已是清冽无比。

三条清溪——青龙河、九鼎河、疏河穿街过巷。

石板路蜿蜒延伸,连接着五村四街,每一步都踩在历史之上。


青石承古韵,流水诉沧桑。在“古道、泉水、人家”的画卷里,邂逅一场“丽江”慢时光。

去往每个景点的方向,古镇都有明显的导向

茶马古道博物馆原为木土司“束河别院”,馆内明代壁画《大觉宫六铺壁画》技艺精湛,讲述着茶马互市的千年往事。

我们到的时候博物馆不明原因关闭中,有点小遗憾

避开闹市,沿着河水一路向下

靠山筑屋、依水而居,房屋错落有致、层次分明


巷头有桥、门前淌泉,杨柳依依垂河岸

每一步都是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诗意画卷。

选一家临水环境的酒吧坐下

点一杯饮品,看溪水潺潺、听音乐轻柔,便能感受古镇的悠闲惬意。

”三口井“ 是把一方水池隔开成三份,借水流分开用水。第一眼井水是水源,很干净,作饮用水;第二眼用来洗菜;第三眼用来洗衣服。这是古老的节水方式,既保护水源,又体现先民智慧,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。

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龙桥,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,是现存最完整、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石拱桥。

桥长25米,青石砌筑,斑驳桥面被岁月打磨得光亮如镜,石缝间青苔暗生,藤蔓垂落。

桥头的包浆豆腐:外皮焦脆、内里爆浆的豆腐

蘸上特制辣椒面,是云南人“快乐源泉”的具象化。

我们也爽了一把

这里原本是乡村水塘,田园气息;如今,水岸边成了酒吧与餐吧聚集的街区。
虽比较商业化但还是保留了一份宁静。
路过这个米线店
吃到了整个行程中最好的一碗米线
没时间再去探访别的美食,吃完米线我们开始返程
石莲寺:古老的寺庙,听说里面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,留给下一次吧。
束河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。
此刻,站在这赶马大院,你会感觉茶马古道的驼铃犹在耳畔回响,纳西人家的炊烟依旧温暖。
“四方听音”由传统的 “四方街” 得名,代表包容开放的胸怀,是束河古镇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。
下午常有免费演出,晚上还会有篝火打跳活动,可在此感受纳西族的民俗风情。
纳西族风格的建筑,翘起的屋檐很引人注目,保留了传统的韵味。
天色渐暗,古镇的灯火逐渐点亮
和很多古镇相比,这里古朴许多。
没有喧闹的酒吧和众多的游客,有的只是那份小众的宁静和淡泊
因为明天要早起去玉龙雪山,天没完全黑我们就返回了
第二天 9月14日 丽江
玉龙雪山
今天晴天,为了赶上甘子海的日出,天不亮我们就出发了
在离景区一段距离的地方有一个收费点,每个人都要收100元的进山费,就相当于门票了。
不知道是淡季还是我们到的比较早,停车场的车并不多。
太阳已经升起来了,如纱般梦幻的哈达云缠绕山间。
以为我们到的很早,殊不知甘子海边已经站满密密麻麻的人了。
预约的冰川公园大索道的时间是7:30-8:00,在这没有过多的停留。
步行10分钟到达游客服务中心,穿过冰川公园索道候车厅。
就是冰川公园索道乘车点。
十几分钟的车程,交通车会把你转运到大索道的起点,这里海拔3356米,索道由此往上运行。
很多人在索道上就要开始吸氧了,我们感觉还好。
从缆车上下来后会先到达雪山主峰扇子陡正下方的上部站,这里海拔4506,尹同志已经开始吸氧了。
缆车1150米海拔的变化让我们多多少少也感到了不适,赶紧补充了葡萄糖,得到了缓解!
冰川公园坐落于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的东北坡,站在4506的观景平台,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会摄住你的心脏。
这里往上走100多米才是登顶的4680,小金止步如此,我和老妹、尹同志继续前行。
山顶没有多少雪,仓黑的岩体已经裸露,岩石的纹理如刀劈斧凿,记录着地球的沧桑巨变。
以为这女孩高反严重,其实是为了摆拍。😁
登顶距离虽然只有100多米的栈道,但随着海拔的升高,也只能慢慢前行。
此处4576,越来越近的山体让人感觉到那种压迫性的崇高感。
在这里你会真切的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个体的渺小。
顶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。
空气也变得越来越稀薄,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凛冽的气息。
100多米的栈道,将近1个小时的攀爬,我们终于登顶了。
脚下是万年冰川,头顶是触手可及的蓝天。
银白的雪,仓黑的岩,湛蓝的天,缭绕的云,构成了一幅饱和度极高的画卷。
这对新人在雪山的印证下完成了他们的誓言。
转身的刹那,方才登山时的踹息,以及在稀薄空气中那份自我的坚持,都瞬间沉淀了下来。
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,但下山的路在情感上还是给了人安慰。
尹同志在老妹的搀扶下开始返程。
小金也没闲着,在我们登山的这会,她用延时拍了流动的云彩。
再次到4506,感觉大家的状态比刚上来要好了很多,那就拍张合影吧。
蓝月谷
冰川公园索道下山,换乘点的车直接可以到蓝月谷。
玉龙雪山冰雪融化成河水从雪山东麓的一条山谷而过,因月亮在蓝天的映衬下倒影在蓝色的湖水。中,故名“蓝月谷”。
湖岸四周植被繁茂,远处雪峰背衬。
这里的水有一种超乎想象,具有魔力的蓝与绿。
水中富含的矿物质,在阳光的魔法下呈现一种温润的色泽。
避开人流,我们走到了湖的对岸。
行走在蜿蜒的石板路上,你便成了画中人。
雪峰为幕,彩池为魂,安坐其中,彷佛在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。
潺潺水声,掠过松林的微风,足以洗净都市的宣泄。
那一道道瀑布和溪流,从上一台阶轻盈的跃入下一台阶。
那清脆悦耳之声,为这片谷地谱写着永恒的背景。
它静卧在巍峨的雪峰之下,以一种极致的柔美,化解了雪山的刚毅。
它不像雪山那么令人敬畏,而是让你想要亲近,沉醉甚至融入其中。
因为时间的关系,我们就没有去云杉坪, 牦牛坪。
小建议
一天时间游玩建议:早起到甘海子看日照金山,之后乘坐玉龙雪山大索道直上冰川公园,午后,深入游玩蓝月谷,然后返回丽江。注意,1、冰川公园大索道票要提前预约。2、坐景交车去蓝月谷时,不要在蓝月谷下车,不然得自己多花50元坐电瓶车,坐到“水月阁”下车就好。
丽江古城
民宿离古城南门不远,从雪山回来休息片刻,下午我们去往丽江古城。
南门进出的游人不多,反倒显出了古城的宁静。
有人说,丽江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。
它不猛烈,只是温柔的穿行。
它不言语,却将千年的故事,轻轻送入我们每个人的行囊。
这里是现代文明和古老文化精心共谋的一场“偶遇”。
只有在拐进偏僻的小巷,喧嚣才能退潮。
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时期,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,是中国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。
古城的路全是弯弯曲曲的,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,两旁的建筑是纳西族的木楼,黑瓦木梁,窗户上雕着复杂的花纹,看着很精致,但密集得很。
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,门口都摆着招揽生意的牌子,有卖鲜花饼的、卖银饰的、卖民族服饰的,还有各种网红奶茶店、咖啡店,招牌一个比一个显眼,挤得整条街满满当当。
避开喧嚣的主街道,我们沿河而行。
石桥边的繁华不为争艳,他们让坚硬的石墙变得温柔,让每一次回眸都有了色彩的温度。
“家家流水,户户垂杨”,这座坐落在玉龙雪山脚下的千年古城,也成了无数人心中的 “诗和远方”。
四方街,古城的中心,也是最热闹的地方,晚上有篝火晚会,可以跟当地的纳西族阿叔阿娘们一起跳,感受丽江的热情。
古城内居住着纳西、汉、白、彝等多个民族,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是这里的灵魂,东巴文作为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,在古城的招牌、壁画上随处可见,充满神秘色彩。
夜幕降临,震耳欲聋的音乐从各家酒吧里传出来,门口的服务生站在路边,扯着嗓子喊“来喝一杯啊”
老妹和尹同志先行回酒店了,我和小金继续徘徊在这嘈杂的人群中。
试着走进一条僻静的小巷,本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会儿,结果发现小巷里也全是小酒吧和旅拍店,连墙上都贴满了旅拍广告,根本找不到大理古城那种“能听见水流声”的清净。
走到古城这个地标性景点--大水车,我们已经没有心情再逛下去了。
这里喧嚣繁华,和束河古镇的古朴清新相比已经高度商业化了。
回酒店的路上,遇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店,小罐菌汤着实不错。
小建议
如果你喜欢慢节奏的生活,想感受本地人的日常,想在古城里安安静静待几天,建议住在束河古镇;如果你喜欢热闹,想体验晚上的酒吧文化,那丽江古城可能更对你的胃口。
第三天 9月15日 丽江--香格里拉
香格里雄古景区-丽江雄古观景台
今天出发前往香格里拉,早上再民宿房顶的观景台看到了日照金山。
希望这一抹阳光能带给我们一路运。
沿353国道,途经拉市海湿地公园。
继续前行,在353国道旁边有一个免费的观景台,雄古观景台,这里原来应该是一个景区。
现在除了门口有些商贩售卖一些当地特产外,就是我们这些自驾的游客驻足停留。
网络图片
进入石门是下行陡坡台阶,走过一条不长的木栈道,就到了丽江唯一的汉传佛教寺院——石觉寺。
石觉寺的右手边是观景台,走上台阶,眼前一片开阔。
左侧是哈巴雪山,右侧是玉龙山,两山之间是金沙江,不远处山下的村庄历历在目。
沿着石阶继续向下,这里有标志性的白塔——洁白圣洁,是藏传佛教的缩影。
纳西语“雄古”意为生长香柏树的地方,有几分自然的韵味。
长江第一湾
沿金沙江一路前行,一边是流动的江水,一边是绚丽的花草,我们的车速也缓慢了下来。
20公里后到达长江第一湾。
这里有一个观景台,也有停车场。
万里长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向南,在云南丽江这里来了个100°的急转弯,由南转向东北,才有了全新的华夏文明。
这里的江水浑浊,水流速度很快。
做攻略时看到有人说,要看长江第一湾全貌 ,导航到 一湾饭店(第一湾观景台客栈)他家后山较高,有个观景台,10分钟上去,收费10元。
网络图片
我们找错了地方,因为这里有太多的“一湾饭店”,没有看到全景,补一张网传图片吧。
虎跳峡
跨过松原桥的金沙江大桥到金沙江的另一边。
走214国道,也就是滇藏线。
这一段的国道路况非常好,金沙江在丽江附近留下了两个第一,一个是丽江西边50公里处的石鼓镇,那里有万里长江的第一湾,一个就是虎跳峡。
万里长江第一峡,车窗外可见群山环绕,每一座山峰都像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,让人不禁肃然起敬。
一直往前开,直到有人拦住你,这是一个停车场,感觉距离景区还有段距离,我们没有停车。
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我们的车开进了一个简易的停车场。
这个木制台阶下行是到景区交通车换乘点,上行是徒步路线。
虎跳峡分为上虎跳、中虎跳和下虎跳三段,每一段都有其独特的魅力,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玩上虎跳。
提前在美团预定了门票,直接乘坐景区交通车。
交通车的距离并不远,听说自驾车是可以直接开到景区的。
到达游客中心位置后,直接跟工作人员说,要去白水台景区,不进入虎跳峡。这样就可以直接开车继续前进了。
景区有上下几层停车场,也有很多自驾车直接开过来了。
下到谷底可以选择栈道和自动扶梯。
我们选择自动扶梯往返。
自动扶梯共有四段,每一段都设计的梦幻炫酷。
四段扶梯依次换成才能到达谷底。
上游的来水没有那么湍急。
每一层的地标都会吸引大家排队打卡。
在听到轰鸣的江水声时,就接近了谷底。
江水从狭窄的峡谷中奔腾而过,撞击着江中的巨石,溅起高高的水花,涛声震耳欲聋。
金沙江在这个地方奔腾咆哮,那种力量之大,声音之响直击人的心灵深处。
沿着栈道慢慢前行,每一步你都会感到峡谷的俊朗和江水的威力。
虎跳峡这个名字来源于一只被猎人追赶的虎,跳过了这里最狭窄的部分。
现在我就站在这个传说中的地方,感受到了那份跃动的力量。
站在峡谷深处的观景台,仰望高耸的群山,感受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。
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,他能让你跳出日常生活的框架,去体验那些平日里无法触及的奇迹。
交通车返回,停车场拿车。
重复走一遍刚才景区交通车走过的路程。
进入上虎跳隧道,去往白水台景区。
这段路的前段一直沿着金沙江走。
路边有很多的观景台。
这里的金沙江深邃,狭窄。
夹在两山之间就像一条飘动的玉带。
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熠熠生辉。
下虎跳观景台已经看不到江水了,我们也要转省道230继续前行。
一路的风景可以让我们随时驻足。
经过九仙峰神山。
祈祷神山保佑我们一路平安!
白水台
一路过来,我们停留了很多观景点,到达白水台已经快5点了,停好车,买了票就直接往山上走。
景区入口很简陋,就只有一个当地人在那验票。
可以骑马上山,也可以徒步。
开始的这段路是人、马共道,一路的马粪,臭烘烘。
人、马分开后,石板路就干净了很多。
远远的就可以看到第一级水台,这里就是平常水面,略过。
从这开始,栈道已经修的很好了。
骑马上山的在这也下马了。
继续往上,你就会被惊艳到。
远远望去,如同一片巨大的、刚刚凝固的玉瀑。
从山腰倾斜而下,层层叠叠。
阳光洒在乳白色的钙化体上,反射出柔和的光芒。
和周围深绿色的山峦、蔚蓝的天空形成强烈的对比,宛如一幅色调明艳而纯净的油画。
那层层叠叠的台地,像极了梯田,每一级“田埂”如同巧匠用汉白玉雕琢,边缘圆润,线条流畅。
台级内的水静的像一面镜子,倒映这天上的流云。
池壁和池底覆盖着乳黄、浅褐的波纹。
那是水中碳酸钙历经千年沉淀留下的年轮。
这里没有宣泄,感受的只有那份宁静。
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过多的停留,依依不舍离开时,回望阳光照耀下的白水台,让人叹为观止。
那一圈圈的年轮,默默诉说着纳西族人与大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共生智慧。
下山的途中看到路边的这个无人售卖摊位,为淳朴的民风点赞。
从这到香格里拉还有将近2个小时的车程,为了不开夜路,尹同志全程驾驶。
到达香格里拉天已经完全黑了。
在酒店老板的推荐下我们在古城旁边的这家川菜馆吃了晚餐。
这个鱼味道真心不错!
香格里拉的海拔已经到了3000米多了,我们以茶代酒 。
为安全到达举杯吧,尹同志辛苦!
第四天 9月16日 香格里拉--飞来寺
独克宗古城
一早睡到自然醒,大家对于高反的感觉都还好。
在酒店用完早餐后我们就去往独克宗古城。
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重要的重镇,藏意为“建在石头上的城堡”。
古城的石板路两旁是传统的藏式木屋,琳琅满目的店铺售卖着各种商品。
穿过这座石桥就到了龟山公园脚下,广场的一侧是红军长征博物馆,馆内详细介绍了红二,六军团经过香格里拉的历史。
另一侧是迪庆藏族博物馆,都是免费参观。
场馆电梯的设计也体现着地方特色。
龟山公园需现场扫描进入。
沿着台阶即可登顶。
顶端有一座巨大的鎏金纯铜转经筒,高21米,重达60多吨。筒身为纯铜镀金,筒壁上端浮雕有文殊、普贤、观音、地藏四大菩萨,下端刻有佛家的八宝图,筒内藏有124万条经咒和无字真言等。
按照当地习俗,我们需顺时针转动转经筒三圈,以祈求家人平安幸福。
绕着大佛寺,心中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。
这里能俯瞰整个独宗古城的全貌。
远眺连绵的山脉,视野极佳。
因退房时间要在12点前,我们提前回到了民宿。
穿着民宿免费提供的服装,我们自娱自乐。
午餐就在旁边的面馆将就吃了。
纳帕海观景台
整理好行李我们出发,行驶在香格里拉的市区,市容看着爽心悦目。
香格里拉是藏语的音译,意为极乐园,这里的天真蓝,蓝的让人的心也变得敞亮了。
路经市区一处街头雕塑,红军将领与松赞林寺活佛握手。
1936年夏,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路过中甸,贺龙、萧克亲临松赞林寺,拜访活佛、喇嘛,并题赠“兴盛番族”锦幛一副。松赞林寺开放粮仓为红军筹粮2万多斤,支持红军北上抗日。
从香格里拉到飞来寺我们依旧行走214国道,一路有很多景点的观景台,这里是松赞林寺的观景台,站在这里可以远眺松赞林寺。
香格里拉出发不远处就是伊拉草原和纳帕海,这里是云南最大的春季牧场。
一半草原,一半湖泊。
这个观景台可以观赏纳帕海的全貌。
这里是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,保护对象为黑颈鹤、黑鹳、灰鹤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。
我们短暂停留后,继续前行。
贺龙桥
公路两旁的藏式民居已经少了原有的模样。
远远看见前面山体上出现了一面巨大的红旗。
这是贺龙桥。
这座桥因贺龙元帅曾率领红二军团在此顺利渡江而得名。
悬崖绝壁上刻着一面鲜红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旗,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岩体旗帜。
桥对面的右前方是长征博物馆,现在这里是红色教育基地。
桥头立有碑文。
这座桥是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。
金沙江第一湾
继续前行,经过214国道旁的东林寺。
寺庙依山而建,层层叠叠,金顶红墙,气势恢宏。
路过一个明生新村。
一路都是这样整齐漂亮的新房子,应该是当地ZF为改善少数名族居住条件建的民生保障房。
山下的房子也很漂亮。
横跨两座山峰的经幡,是藏区无处不在的信仰。
经过奔子栏镇。
这里现在是滇藏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,很多人会在这休息,用餐。
从这开始,214国道开始盘山而上,驶向白马雪山。
前行10公里后到达金沙江大湾景区入口。
2023年,景区观景台建成后免费开放。
山顶观景台海拔2460米。
这里设置了三层观景平台,沿着这个步行栈道可以下到底层平台。
最高层配备了全景玻璃护栏,玻璃很模糊,成像效果不佳,但安全。
金沙江大拐弯,又名金沙江第一湾,因金沙江在此形成180°的“Ω”型大拐弯而得名。
完整的河曲形态。
远处便是处于谷底的奔子栏镇。
离开金沙江大湾沿214继续前行。
白马雪山离我们越来越近。
感觉巨大的神山扑面而来,让人心生敬畏。
穿过白马雪山3号隧道,隧道海拔已经达到了4029米。
过了最高的垭口我们开始下山。
穿过德钦隧道就进入德钦县城了。
这座卡在海拔3400米峡谷里的"悬崖之城"因处地灾隐患,即将整体搬迁。
网络图片
飞来寺
离开县城,10几公里后就到了飞来寺。
我们预定的相约梅里民宿,就在梅里雪山的正对面。(推荐)
感觉这一条街现在就是为旅游服务,除了民宿就是饭店。
梅里13峰没有露出真容。
还是在民宿的楼顶平台期盼了很久,期待明天吧!
来的路上民宿老板告诉我们晚上要停电,因现场要搞大型活动需更换变压器,天还亮我们就开吃了晚餐。
可还是吃到了烛光升起。
晚上10点来电了,希望光明能给我们带来好运。
第五天 9月17日 飞来寺--如美
飞来寺观景台
天还没亮就听到街上嘈杂的说话声,赶紧起床,准备上楼顶的观景台等待日出。
小金已经架好了自拍杆,准备拍延时大片。
前面的观景平台上已经站满了人。
酒店位置很好,我们不用跟着拥挤的人流。
一个小时过去了,梅里十三峰就只露出了这么一点点微光。
观景平台上的人慢慢散去。
白塔在晨雾中显得格外的圣洁。
能看到日照金山是幸运的。
没看到,也是它向你展示了最真实的,云雾缭绕的神秘一面。
它把最辉煌的景象留作了悬念。
这个念想,也许会成为你未来某一天再次踏上旅程的理由。
国道215
吃过早餐,街道上已经很安静了,游客基本离开,我们也要出发了,导航显示到今天的目的地如美镇因国道214临时管制,要该走215国道,时长要10个小时,比原来时间要多出4小时,几经商量和咨询,我们改走215国道。
沿214国道原路返回,过德钦、到奔子栏,再次经过贺龙桥。
从贺龙桥跨过金沙江就是国道215,这里也就到了四川境界了。
川滇以金沙江为界,这里214国道和215国道并江而行。
沿着金沙江一路前行,昨天隔江看四川,今天隔江看云南。
215国道沿江边修建,一侧是悬崖峭壁,一侧是沿江陡坡。
路况非常好,车流量也小。
经过得荣,马路两边横跨着大大的指示牌。
山体上红色的标语耀眼夺目。
一路下行。
远处的群山郁郁葱葱,一片开阔得草原风光。
路过一个小村庄,这里的风光也有了川西的味道。
金沙江和定曲河就在路旁,但大部分时间它们都隐藏在视线之外,偶尔瞥见时也并不惊艳。
路上时不时有牛羊摔着尾巴悠闲走过。
路边也有很多这种饮水的明渠。
这一段的山体又开始变化。
道路在夹缝中蜿蜒伸展。
这段路,从琼得到竹巴龙的约60公里路程,是一个接一个的隧道和隧道群。
走过金沙江第一湾时,昨天在观景台远观,今天驾车行驶,尹同志兴奋不已。
金沙江上游的旭龙水电站。
一路翻山越岭,经中咱,苏洼龙,下午5点我们终于到达竹巴龙。
从这里我们将开启318的旅程。
金沙江大桥
前面就是金沙江大桥,这里海拔2490米。
这里一共有三个桥体,一个是正在修建的,中间的比较低矮的就是竹巴龙金沙江大桥,曾经是著名的网红桥。
2018年11月14日,白格堰塞湖泄洪,导致竹巴龙金沙江大桥被冲毁,护栏上写满了成千上万游客的名字和留言。
网络图片
这里是沿318国道入藏的必经之路,承载了太多人的进藏梦想。
我们现在通过的就是新建的金沙江大桥,一边是四川,一边是西藏,比原来的老桥要高出很多。旁边的金沙江静静在流淌,现在的江水很浑浊。
看到前面的牌子,金沙江大桥,西藏欢迎您,心里有点小激动。
过了金沙江大桥就是正式进入西藏芒康境界了。
318芒康入口。
过桥以后的路况一切都变了,海拔也将再次攀升。
百里长沟,海通沟,全长40公里,一路爬坡。
这里地质复杂,气候多变,曾经是川藏线上最乱的路。
山体突兀险峻,怪石林立,好多地方都立着事故多发地的牌子。
这边的隧道是没有任何路灯的,进入隧道之前一定记得开灯。
漆黑一片。
旁边引水渠高高悬起,路旁能看到成片的树木,点缀着海通沟的景色。
随着海拔的升高,山体逐渐变小,前面就进入西藏的检查站,摇下车窗,面对镜头即可通过。
过了这边就正式进入西藏地区了,从这里开始就是进入横断山脉的核心地区,同时也是三江并流区。
随着山体的不断攀升,我们接下来要翻进藏后的第一座山,宗巴拉山,海拔4150
它也是川藏线进入西藏地区的第一个垭口,山顶上挂着彩色的经幡。
一个巨大的藏族风格彩门横跨在318国道的两边,门头上写着西藏芒康欢迎您的金色字体。
如美镇
过了垭口一路下行,明显发现周围苍凉的大山变成了红色。
山头平缓,连绵不断,稀稀落落的植被长在山头。
318国道走一段就是一段的风景。
经过芒康,这里是西藏的东大门,也是川藏线和滇藏线的交汇处,海拔3869米。
继续前行到达拉乌山垭口,这里的海拔4376米。
这里看起来与草原没有什么区别。
太阳慢慢下山了,落日的余晖泛着金光。
从这里到如美镇还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,尹同志果断接过方向盘。
从拉乌山下来,就是35公里的大小坡,路上有不少的炮弹坑,一个个藏族村落一一呈现。
到达如美镇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,318这段路况不是很好,为了赶时间,一路开的胆战心惊。
当看到越来越近的灯光时,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如果是我开车,估计要晚到半个小时,辛苦尹同志了。
在酒店老板的指引下我们很顺的到达了酒店。
酒店闹中取静,有自己的停车场。
大堂很漂亮。
藏族小妹妹很热情。
老板帮我们升级了房间。
看到“中国华能”,油然而生一种激动,工作了将近30年的单位。
晚餐这顿也叫石锅鸡,色香味俱全。
第六天 9月18日 如美--八宿
上上策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